玄武湖绿道类型分析文献综述

 2022-08-03 03:08

玄武湖绿道类型分析

摘要:通过对玄武湖现有绿道现状的调查,分析南京市城市绿道构建模式,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多种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对南京市城市绿道构建模式有全面的认识,以期构建出具有地方特性的城市绿道空间模式。

关键词:玄武湖 绿道 类型 模式

 “绿道”一词,译自英文单词“greenway”,源于greenbelt 和 parkway 两个词汇。查尔斯・E・利特尔1990 年在其出版的《美国绿道》( Greenway for America) 这本著作中提到“绿道”(Greenway)这一术语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记者威廉 H.怀特(William H.Whyte),他在1959年城市土地学会出版的《保护美国城市的开放空间》中率先使用。目前,西方国家公认的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规划可追溯到1867年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完成的著名的波士顿“翡翠项链”――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

一、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一)国外绿道的发展阶段

一个多世纪以前“绿道”在欧美就已经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J ・G・法伯斯按照绿道文献资料记录的时间将绿道的发展分为了五个主要阶段,即1867年到1900年,早期的绿道规划阶段;1900年到1945年,景观设计师的绿道规划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环保20年对景观和绿道规划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绿道运动的命名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绿道成为一个国际运动。而赛姆斯(Robert M.Seams)认为绿道的演化发展为三个阶段:即18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年的一代绿道;20世纪60、70年代的二代绿道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引用最多的是法伯斯所划分的五个阶段。

(二)国内绿道的发展阶段

在2009年以前,国内对“绿道”的探索都只停留在规划理论层面,是一个将国外“greenway”理念引入国内的时期。主要论述绿道的起源、定义、发展阶段、分类、功能以及规划价值并未进行实际的绿道建设,无法对绿道的设计提供更多的指导意义。直到2009年珠三角绿道的实施,才标志着我国绿道规划设计实施实践的开端。在《中国绿道与美国Greenway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秦小萍、魏民等将绿道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1985-2006年):初期发展阶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