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绿道空间与游憩活动类型及体验之关系调研文献综述

 2022-08-03 02:08

南京市绿道空间与游憩活动类型及体验之关系调研文献综述

前言:

清凉门至定淮门段绿道依托南京明城墙,依傍南京自然山水地形,对城市地域文化的展示及丰富人们的游憩休闲空间具有积极的意义。研究通过踏查调研,探究南京绿道的使用者对其游憩行为的选择和评价,以及其对绿道使用率方面的关系,研究如何通过予游客不同类型游憩活动相配合,对已有的绿道景观空间加以改善,以使公众效益最大化。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绿道空间的发展,绿道空间与游憩活动类型及体验关系,以及明城墙的相关知识。以便于因地制宜,将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相结合。

一:国内外绿道的发展

国外对绿道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在经过长期时间的探索和研究后,获得一些颇具有意义的理论和方法。在绿道的理论研究方向,专家学者们的学术著作为绿道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如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J,C.Fobus是研究绿道的先驱者之一,他在《美国绿道规划:它的起源和最近的案例研究》这篇文章中对绿道发展史进行了梳理Little、Flink、Searns以及Fabos和Ahern的著作对绿道理论进行了综合性、系统的研究,这些著作是当前各国绿道理论研究的基础资料[1]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分别在1995年和2004年安排专刊,对全球绿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讨论,1995年的专刊对绿道的从无到有,再到发展壮大进行了着重介绍,在绿道发展的过程中,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并总结了绿道规划中保护自然资源的理论和方法,关注了绿道在人们视觉和知觉世界里如何发挥其作用。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绿道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在2004年的《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绿道专刊中,主要针对各个国家和地区背景下绿道项目研究。相对之前的绿道运动普遍推进背景下的1995年专刊,2004年的绿道专刊不但体现了更为广泛的国际参与性,而且对绿道今后的规划发展更具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在绿道研究更高的层次上,此次专刊再次强调绿道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重视人们在和绿道接触过程中的主观感受,特别提到的是滨水绿道的研究与当代城市大尺度的绿道规划相比较,又出现了几种新型绿道社区绿道,文化绿道、跨国绿道[2]

目前,国外的绿道研究经过理论、实践的发展已经形成较成熟的体系。绿道对于廊道和水系具有保护作用,具体体现在平衡生态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防灾减灾,同时为人类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等。在构建生态园林城市时通过绿道网络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从而达到保护城市生态、改善城市景观的目的。常见的球道种类一般包括林荫道、公园道、休闲绿道和多目标绿道等多种绿道形式。

国内相关理论及发展动态

现代绿道发源于美国和欧洲,从注重景观功能的林荫大道到注重绿地生态网络功能的生态廊道。现代绿道的发展已经历了2个多世纪的演变。虽然现代绿道理论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但是中国的绿道思想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一直是历代王朝与自然协调相处的重要思想。古代中国绿道主要从防风固沙和防止水土流失等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出发注重线性景观单体。较少涉及现代绿道中的系统网络功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