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湖山村景观概念设计主题二板块B文献综述

 2022-08-03 02:08

文献综述

南京湖山村景观概念设计主题二板块B

一、前言

乡村景观是乡村精神、乡土特色的重要载体。美丽宜人的乡村景观不仅能满足村民行为心理的需求,为其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而且能为乡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并且对继承在地文化,延续特色文脉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建设问题越来越突出,乡村景观也受到极大的破坏。深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一、村庄发展分散,核心涣散,土地利用率低;二、乡村工业发展呈现快速而混乱的格局,分布不集中;三、村庄人口流失,结构失衡;四、生态环境恶化,景观风貌发展退化;五、规划照搬城市模式,不注重人文保护使得乡村传统特色丧失;六、设计师缺乏对乡村生活的切身体验,使得一些村庄建设虽保留了一定的传统,却丧失了其中的韵味。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传统乡村焕发新生机?如何能保留乡土记忆有符合现代的功能需要?如何推动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此次概念设计就是旨在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发展的新模式,以村落公共空间设计及乡土建筑改造为方向实现乡村景观的有机更新从而塑造和谐的城乡关系,进而推动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化背景下村落公共空间的变化

乡村景观中的村落公共空间作为村民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具有双重属性,一是社会的“公共性”,其体现在社会、人文等方面;二是物质的“空间性”,其体现在空间场所和物质形态。与此同时,村落公共空间又受内生因素包括村落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结构和外生因素包括村落发展政策和城市发展进程的影响,由此可见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成及发展深刻而复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村落公共空间也相应产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村民始终是村落公共空间的使用主体,乡土文化就是在村民日常的行为活动中逐渐演变形成的。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始终强调环境设计的成功是以满足使用者的行为需要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在村落公共空间设计中,应提倡参与式设计,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满足村民行为心理需求,从而营造适应村民生产生活状态的活动场所。其次,乡村原有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致使村落人口减少,出现大量村落闲置空间,为此设计应注重合理置换和充分利用,使村落秩序等到梳理和改善。同时不断挖掘在地文化价值,对乡土资源进行更新利用,营造具有乡土特色的村落公共空间,呼吁人们回归乡村,回归自然。再而,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原有秩序已经难以维系村落现状,因此需要建立更适合乡村发展的规划体系和规则制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