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2流体处理对木材部分材性和工艺性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17 06:07

超临界CO2流体处理对木材部分材性和工艺性影响的研究

文献综述

摘要:木材渗透性是描述流体在木材中渗透难易程度的物理量,是木材的一个重要性质指标。而改善木材渗透性可以提高其在阻燃、漂染、蜡煮等工艺方式的条件。红木作为珍贵木材资源,为为改善其尺寸稳定性,常采用蜡煮的方式。但普通蜡煮条件下,高温会使木材表面颜色发黑,内部抽提物析出,造成红木价值降低。本试验希望通过测量渗透性改良前后红木的材性与改良后红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蜡处理的结果来探究渗透性改良对其的影响。

关键词:红木;渗透性;超临界CO2

木材渗透性作为木材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在木材工艺处理的各方面如阻燃、漂染等都会起到较大影响,所以对木材的渗透性进行改良则显得十分必要。而作为珍贵木材的红木,为改善其尺寸稳定性,常采用蜡煮的方式。但普通蜡煮条件下,高温会使木材表面颜色发黑,内部抽提物析出,造成红木价值降低。本研究试探究改良红木渗透性后,其部分材性的变化优劣与蜡处理工艺的条件是否得到改善。

一.国外对于渗透性的研究

对于国外研究木材渗透性的研究主要有Akbar Mastouri实验得出热处理可能对木材的渗透性和多孔结构有不同的影响,这取决于木材种类。

而Grigory Torgovnikov通过使用微波技术改善了木材低渗透性致使的干燥时间长、干燥后材料损失大以及干燥过程昂贵等问题,使得木材渗透性得到显著提高。

以及Petty, J. A通过测量在1~700mmHg的不同平均压力下,干锡卡云杉边材的纵向和切向透气性。得到管胞腔和边缘凹坑膜中的孔对木材中纵向流体流动的总阻力都有显著贡献的结论,并且导出了传导管胞腔和凹坑膜孔的数量和等效半径。在用还原碱性品红溶液对流动路径染色后,通过检查横木截面直接观察传导管胞。传导管胞主要存在于晚材中,其半径和数量与渗透性测量值一致。

二.国内对于渗透性的研究

在国内方面,对于木材渗透性的研究中,侯祝强等归纳总结了我国 1994 年以前在木材渗透性研究方面成果 : 探索了木材渗透性与木材构造及其显微和超显微构造之间的关系 , 得出木材渗透性与木材密度基本无关、决定针叶树材渗透性的最重要因素是纹孔膜微孔数量及其半径大小的结论 , 提出了早晚材渗透性的高低因树种而异的新说和木材渗透性可控制原理 , 纠正了以往晚材渗透性必高于早材的看法和以往认为桐木具有隔潮耐湿性的误解 ; 并完成了我国主要生产用木材渗透系数的测量工作,为木材渗透性研究和加工处理应用提供了试验基础与数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