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的物流专业实习实践教育平台设计文献综述

 2022-08-05 02:08

摘要:随着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 物流管理人才出现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物流人才需求导向的需要, 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根据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特点, 以国内外工学结合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分析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 探索建立一套适应社会需求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学结合、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是,遵循教育基本规律,以适应现代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为原则,建立行业(企业)与院校密切协作、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机制,以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的教育模式。,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高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近年来,物流行业发展迅猛,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各地物流人才缺口巨大,而物流管理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理论知识丰富和高技应用人才,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物流人才。综上所述,有必要对国内外工学结合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辨识其各自的发展模式及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理论框架,从多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归纳总结,找出研究的不足,并指出基于工学结合的物流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

二、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对中国知网进行搜索与高校物流人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与实施途径有关的文章有数千篇,综合分析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较多,文章多从宏观角度提出应该确立怎样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左晓琴(2012)提出创新工学结合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等。部分学者将研究稍作具体化,张幸花(2013)分析了真实工作任务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项目运作和管理的形式和企业合作,在达成企业项目目标的同时完成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物流专业工学结合的分阶段培养也是研究热点,根据丛文龙(2012)提出人才培养过程也可将物流人才培养体现为:仿真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物流操作现场教学、顶岗实习四个阶段;黄政艳(2011)认为按照“职业认知—职业认同—职业熟练”三个阶段,对物流专业学生亦可实施三级的职业化教育和训练,并分析了具体措施。

(2)很多学者从学校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在师资方面,林小星(2011)指出师资队伍管理体系的构建要服从“注重教师队伍的lsquo;双师rsquo;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总体要求;娄淑敏(2011)指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教师角色应该是导师、教练和师傅三位一体的结合,既是课本知识的教授者、也是物流实践过程中的指导老师,这意味着教师不仅仅需要专业的物流知识,也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课程方面,郭卫琳(2010)分析了物流专业课程内实训模式的改革,提出物流实训教学模式要采用工作过程模拟模式;赵志群(2009)则对课程开发进行了系统研究;部分专业的物流工学结合系列教材也已应用到教学中。在学生方面,提出了“引导学生树立lsquo;双身份rsquo;(学生和企业员工身份)理念,加强物流专业学生非智力因素(工作态度、人际技巧、情绪控制等)的开发。

(3)关于保障机制的研究工学结合需要有效的保障机制,目前学者多集中于保障机制的理论研究,穆晓霞(2010)研究了高等教育工学结合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运行机制和教学机制的构建;刘华(2009)指出学校以企业的需求为办学出发点和落脚点,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校内外物流实训基地的合作机制等。陶也青等(2010)指出,政府从直接管理者变为间接的宏观调控者和中介者,企业应是物流方向工学结合教育的主要投资者、服务者以及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者,高校是教学管理者、科研开发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处理好这三方的关系,将能有效地保证工学结合的物流人才培养的顺利实施。而这一些研究很多没有具体可行性方案和实证,缺少说服力。

(4)工学结合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很多院校学者从工学结合的实践出发,针对其中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提升,庞松鹤(2011)提出以“工作室”为活动平台,以真实的生产项目或有研究探讨价值的实践性专题项目为载体,在物流企业技术专家和学校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以一线操作人员的身份获得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最后成为独立操作者、领导者的人才培养模式。凌守兴(2012)提出学校从物流企业的生产或管理一线聘请一批高级操作人员、能工巧匠,作为学生的师傅(企业导师),并分析了此形式的关键因素和注意事项。孙晓静等(2010)分析了订单培养的优点:体现了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实训基地的利用率,提出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并对订单培养进行了展望。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9)对工学结合实践中案例进行了汇总和分析。

三、国外研究现状

世界发达国家的高校教育模式都体现出了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目前,很多国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 TAFE 模式等等。国内外学者对国外工学结合的实习实践教育的发展已有较多的研究与介绍。石伟平(2012)研究了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现行体制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和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以及西方学徒制和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的热点问题。翟海魂(2008)对英、美、德、法、日等国的职业教育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世界高校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点。国外学者对德国双元制研究较多,如格赖纳.特 (Wolf- Dietrich Greinert) (1994)、戴辛尔(Tomas Deissinger)(2005) 将德国双元制作为现代教育的典范,对其成功因素和不足进行分析。其他还有对英国、澳大利亚、法国、芬兰、瑞士等国的高校教育模式研究,如昂温(Lorna Unwin)(1995)、富勒 (Alison Fuller) (2003) 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