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复方消座凝胶功能学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8 14:30:44

药物治疗痤疮的进展研究

摘要:痤疮的治疗是现在皮肤科医生经常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因为痤疮发病机制多种多样,使得现有的治疗痤疮药物种类也繁多。本文将对常见治疗痤疮的药物进行综述。

关键词:痤疮;外用药物;系统药物

痤疮是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脂腺疾病,由雄激素诱导的皮脂分泌增加、角质化改变、炎症和痤疮丙酸杆菌对面部、颈部、胸部和背部毛囊的定植造成[1]。痤疮一般多见于青少年,但也无年龄限制。出现痤疮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生长发育、遗传、皮肤屏障受损、营养不良、细菌或真菌感染、内分泌、生活作息不规律等。患者患病后会有出现心情低落、抑郁倾向,生活质量降低,故痤疮的药物治疗显得尤为必要。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对治疗痤疮药物的研究日趋增多,治疗痤疮的药物和方法都有很大的进展。本文将对常见的治疗痤疮的药物进行综述。

1.痤疮外用药物治疗

1.1 维A酸类药物

该类药物由视黄醇与视黄醛在体内转变而来。因为末端-COOH链的方向不同可构成两种维A酸:全反式维A酸(ATRA)和13-顺式维A酸(异维A酸,13-CRA)。该类药物主要是调节表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更新,使病变皮肤的增生和分化恢复正常。它能促进毛囊上皮细胞的更新、防止角质栓的堵塞、抑制角蛋白的合成,从而使角质层细胞黏合疏松、容易脱落、促使去除已有的痤疮,同时抑制新的痤疮形成。查阅文献得到0.025%-0.05%全反式维A酸已用于痤疮的治疗中。另外在一项随机试验中,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为268例和313例患者,证实0.05%异维A酸凝胶在用药后5周能显著缓解炎症部位的皮损,8周后非炎症部位的皮损也得到了缓解[2]

1.1.1全反式维A酸(ATRA)

全反式维A酸能抑制表皮I型转谷氨酰胺酶、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同时也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抑制白细胞趋化性,进而起到治疗痤疮的作用。姚聪君等人[3]在110例痤疮患者中使用0.025%全反式维A酸霜,结果是28天后轻度痤疮治疗有效率为71.6%,中度痤疮治疗有效率为84%,证明全反式维A酸治疗痤疮是有效的。

1.1.2阿达帕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