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制度下的老年人健康管理研究——基于四川金堂县农村地区的考察文献综述

 2023-02-26 11:02

2.文献综述2.1关于家庭医生制度发展的综述芦苇、张宜民、梁鸿(2016)总结了家庭医生制度的发展规划。

2012年起国务院医改办确定上海长宁区、北京市西城区、武汉市等10个国家级试点地区,推行'6 X'式的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

2016年6月国务院医改办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2016年将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到2020年,力争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与居民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全覆盖。

并且学者们从家庭医生制度发展本身以上海长宁区为例进一步系统化总结了家庭医生制度的发展历程,在政策推行过程中的基本的政策脉络,即完善硬件设施、转变功能定位、创新服务模式、搭建协调平台、构建动力机制等五个螺旋式上升的逻辑阶段[1]。

2.2关于家庭医生推行及推行难点的综述从家庭医生制度的信息来源讨论制度的推行。

张丹丹,刘英杰,杜娟(2017)在《北京市城区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是服务评价的定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方法得出北京市城区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签约居民认为了解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最好途径是开展健康讲座[2]。

沈世勇(2015)在自己的文章中明确提到关于了解家庭医生服务信息的来源、制度的推广,5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医务人员推介(占调查结果的54.3%),并且学者进一步得出结论医务人员的推介在居民选择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服务起着重要作用,在后期的家庭医生服务的推介需要更好发挥医务人员的引导作用[3]。

肖筱、袁立、周昌明(2015)等学者在社区服务利用情况的研究中,通过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半年内有就诊经历的调查对象进行分析,得出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主要是家庭居住区域,是否签约家庭医生,家庭年均收入等。

社区首诊的意愿也更多的取决于是否签约和居民的文化程度,学者在调查中分析,收入低和文化程度低的居民愿意到社区就诊可能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革后取消门诊挂号费、优化就诊流程而且实训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价格降低有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