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异戊烯基黄酮中单体A在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病理模型下致肝损伤的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03 09:02

一.课题拟研究的问题

肝损伤是多种肝脏疾病发生、发展及最终走向肝功能衰竭的始动环节和共同途径,研究减轻肝损伤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药源性肝损伤是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诱发的肝脏损伤,是药物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其中中药诱发的肝损伤约占药源性肝损伤的1/3[2]。随着中药药源性肝损伤的不良反应逐年增多,用药安全性已成为中医药临床治疗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议题。

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mu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et Zucc.) Maxi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的干燥叶[3]。淫羊藿是临床上用于补肾阳、强筋骨和祛风湿的一味常用中药,被认为是传统无毒补益类中药。但近年来淫羊藿相关复方制剂致肝损伤的临床不良反应屡见报道,目前淫羊藿用药安全性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4]。其中,异戊烯基类黄酮作为淫羊藿药材中含量较高、药理活性显著的一类结构高度相似的化合物,在淫羊藿致肝损伤物质基础的研究中已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还未有研究明确阐明淫羊藿药材中具有肝毒性的潜在物质基础及肝损伤机制。

经课题组前期工作发现淫羊藿异戊烯基黄酮中单体A在体内外均可造成胆汁代谢的毒性通路发生扰动,具有诱导机体胆汁酸稳态的失衡潜能。本课题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单体可造成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拟采用ANIT (alpha;-异硫氰酸盐) 诱导小鼠肝内胆汁淤积的病理模型,在急性胆汁淤积的病理状态下评价单体A能否进一步通过扰乱机体胆汁酸紊乱而加剧肝损伤,并考察其对胆汁酸代谢通路上各个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深入验证单体A可能是淫羊藿致肝损伤的潜在物质基础。

二.采用的研究手段

2.1 病理模型

本课题采用ANIT (alpha;-异硫氰酸盐) 诱导小鼠肝内胆汁淤积的病理模型,在机体胆汁酸紊乱的病理状态下,评价单体A能否通过扰乱机体胆汁酸紊乱而加剧肝损伤,并考察其对胆汁酸代谢通路上各个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肝损伤表型评价、肝损伤机制研究这两个方面展开。

2.2 研究手段

2.2.1肝损伤表型评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