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籽粒萌发期对外源赤霉素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文献综述

 2022-08-07 10:08

外源赤霉素对麦类作物籽粒萌发影响的研究进展

摘要:赤霉素作为一种植物激素物质,在制麦过程中可促进大麦的萌发,加快麦芽中物质的溶解,缩短制麦的周期。本文就外源赤霉素对麦类作物籽粒萌发过程中种子活力的影响,以及其抗氧化系统和糖代谢过程中某些关键物质含量和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进行探讨,从而为外源赤霉素在麦类作物籽粒萌发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外源赤霉素;籽粒萌发;种子活力;抗氧化系统;糖代谢

一、文献综述

大麦在世界粮食作物中的产量仅次于小麦、稻谷以及玉米,位居第四,其年产量约6Mt[1]。大麦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既可以食用、饲用,又可以用于食品加工、酿造啤酒。又因其生育期短、早熟、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因而在工业发达国家或是干旱的地区,大麦的发展十分迅速。大麦发芽是生理生化都变化的过程,发芽的目的是使大麦产生大量酶,并使麦粒中的一部分非活化酶得到活化和增长[2]

目前,添加赤霉素是国内大麦最常用的一种制麦工艺。众多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有促进多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作用[3,4]。添加赤霉素有利于促进大麦籽粒的萌发,提高发芽力,还能够明显缩短发芽期(2天左右),减少制麦损失(0-4%),并能够增加浸出率,增加可溶性氮[5]。这些发现有利于在制麦业上的应用。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产生酶促和非酶促的活性氧清除系统,酶促活性氧清除系统的抗氧化酶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等;非酶促的抗氧化物质主要有抗坏血酸(As A)和谷胱甘肽(GSH)等[6]。各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质通过协同作用,可把细胞内产生的具有强氧化活性的活性氧(如O2.-、H2O2、·OH等)直接或间接地清除。这样防止了活性氧的级联放大作用,并且阻止和延缓了细胞膜系统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及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的氧化损伤,还保障了细胞内各种生命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抗氧化系统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7]

糖代谢是种子萌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麦萌发过程中糖含量的变化主要是通过籽粒内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来进行调节的。因此外源赤霉素的作用并不是直接作用于糖,而是通过影响籽粒内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来实现的[8]。本文就外源赤霉素对麦类作物籽粒萌发过程中种子活力的影响,以及其抗氧化系统和糖代谢过程中某些关键物质含量和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进行探讨,从而为外源赤霉素在麦类作物籽粒萌发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1.外源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调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