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某体检机构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调查分析文献综述

 2022-08-18 02:08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因素的研究现状

摘要: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类寄生于消化道的微需氧菌,具有很强的运动能力,可以穿透覆盖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黏液层。Hp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Hp的感染可引起人类发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以及胃粘膜相关的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和胃腺癌。不同国家和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流行程度不同,受性别、年龄、地区和社会经济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就Hp感染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现状

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Warren及Marshall在1979年从慢性胃炎病人的胃镜活检标本中分离出Hp以来,受到国内外医学界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微需氧杆菌,生存于胃部和十二指肠的各区域的黏液层。Hp感染机体后通过Hp定植、损害胃黏膜屏障、炎症免疫反应等多种机制导致胃黏膜损伤,从而导致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发生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I类致病因子[1]

我国是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率较高的国家,平均感染率54.67%[2]。目前研究已证实,幽门螺旋杆菌与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胃癌等的发生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另外,一些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可引起一些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3]。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我国最新胃癌年发病率为29/10万(GLOBOCAN2018),每年新发胃癌41万例,其中我国男性胃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列第2位,女性胃癌发病率位列第5位,我国男性胃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列第3位,女性胃癌病死率位列第2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一、幽门螺旋杆菌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现状

人体受Hp感染后,病菌会长期潜伏在胃内,可无任何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性腹痛、呕吐、烧心以及胃痛等,能够引起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4]。Hp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全球各地差异甚大,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经济越落后、文化水平越低,Hp感染率越高[5]

日本的研究显示,日本1950年之前出生的人Hp感染率约80%~90%,随着年龄的降低,Hp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明显下降。伊朗一项meta分析指出,目前伊朗人群Hp总感染率为54%,其中儿童感染率42%,成人感染率62%,而伊朗前些年报道提出Hp感染高达85%。一项关于马来西亚的报道指出当地人群Hp感染率为44.7%。发达国家自然人群的Hp感染率为25%~50%,最新一些研究显示发达国家感染率正在下降,尤其是在儿童范围内,这一结论说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社会经济状况有关且有明显的地区差异[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