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碧华短篇小说中的“变态”女性形象文献综述

 2022-08-03 11:08

文献综述

香港女作家李碧华因其诡异、辛辣的笔风而享有“文妖”的称号,又因擅长写男女两性的爱恨情仇而被誉为“天下言情第一人”,其作品穿越生死、跨越古今,有很大的看点。她作为“新女性主义视角”的代表人,将通俗言情文学与严肃女性文学相结合,她笔下的人物常有一种跨越生死惊世骇俗的追求。1980年代,李碧华凭借《胭脂扣》成功引起大众的注意,随后又以《青蛇》、《霸王别姬》等小说巍然屹立于文坛。

由于李碧华在香港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加上由其作品改编成的影视剧上映后好评如潮,因此学术界对她的研究也颇多,近年来,对于李碧华短篇小说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作品中人性的阐释、作品中的香港文化底蕴、当代女性处境的分析、作品的悲剧意义、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作品语言特色等等。有的学者从作品中女性创作主体来阐释作品,挖掘其小说中异于传统女性道德的审美眼光;有的学者单单分析作品的选材,探讨生活和人性之间的深层次复杂联系;有的学者则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了作品内在的悲剧意义;有的学者则是另辟蹊径,探讨了作品中所涉及到的香港边缘性文化的意义;有的则是从总体上对近现代女性独立意识的研究;有的对李碧华短篇小说的语言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努力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文本的审美特色;有的是对作品与其改编影视作品之间的联系探究其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

但是,在读李碧华小说作品时,不难发现,她笔下的女性不论人鬼神妖,都是颠覆传统男性眼中欲望化的女性形象,也是我们所说的“变态”形象,李碧华的长篇小说都曾被广泛论述过,所以本文选择另一个切入点——从其短篇小说《饺子》进行深入剖析,重点以文化特征、女性意识入手,对女性活着的意义和价值进行研究。

本文的写作借鉴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具体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关于人物形象方面的知识;二是李碧华小说方面的书籍资料及其他作家对其人物形象的评价;三是李碧华小说改编的影视资料及观影人对其人物形象的评价;四是关于上世纪80、90年代香港文化的相关资料。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寻找突破,以比较的视角较深入研究两者的言语风格。大量文献资料,仿佛巨人的肩膀,给本文的深入研究以前所未有的开阔视野。

一、关于人物形象方面的知识:人物形象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地说它是组成形象的主体。翻开中外文学史,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特别是叙述性的文学艺术作品大都是通过人物和人物的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多是成功地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某些方面的本质。可见对于叙述性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是建立在把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我们必须真正领会人物形象的历史和时代意义,通过自己的欣赏和再创造想象,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的思想内涵。一、从具体的描写入手,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例如言语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二、全面把握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并突出其性格核心。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是丰富的,复杂的,多重组合的,然而人物思想性格的丰富和复杂性必须在一元化的思想性格整体上显示出来,也就是说人物的思想性格多元组合中,必须有一个主要方面作为统治方面,否则人物的思想性格的种种方面就会是一盘散沙,毫无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必须对人物的思想性格不同质的元素进行认真的分析梳理,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抓住其思想性格核心,否则就会本末倒置,主次颠倒。三、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加深对人物的思想性格的理解。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往往不只一次,多角度的,对人物形象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描写。因而应引导学生把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的人物描写进行对照比较,找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揭示人物形象的思想内涵。

二、李碧华小说方面的书籍资料及其他作家对其人物形象的评价:贾颖妮的《魂归何处——论李碧华小说对女性命运的探讨》(《当代文坛》2004年03期)和《饮食男女别样情——评李碧华小说的新女性视角》(《华文文学》,2003年第2期),前者分析了李碧华小说中对女性所表现的复杂情感,以此为切入点探求了作者在创作中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后者进而从更大的角度,把李碧华创作的“新女性主义视角”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其为“更多地指向传统文化观念对女性的压抑以及女性自身的心理缺陷,开辟了一个女性自我寻找、自我审视的领域”。

三、李碧华小说改编的影视资料及观影人对其人物形象的评价:对于李碧华小说和电影综合研究一般是放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因为她小说的雅俗共赏,在纯文学和商业文化之间找到了第三条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她巧妙化解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对峙的紧张气息,为当代的文学和电影创作展示了成功的联姻范本。孙晓燕在《小说与电影:从间离到暗合——简论李碧华的小说创作与电影艺术之关系》中指出,李碧华小说能成功地转换成电影要归功于她对纯文学精神理念的坚守。刘广倩在《文学与电影的成功联姻》中概括出李碧华小说实现文学与电影成功联姻的原因在于其“为银幕写作”的银屏意识,同时小说既具有通俗流行品质又具有高雅的文学品位,更离不开的是导演的二度创作和优秀的电影团队的合作。张宇光在《试论“李碧华电影”》中更是大胆提出了“李碧华电影”的概念,即从编剧角度深入发掘,总结其成功之处以及改编过程中对哲学、美学意味的挖掘。毛琼在《李碧华小说与电影研究》中,也从比较文学角度深化了其小说与电影的综合比较研究。纵观李碧华研究,在香港回归之前,大多是以传统的文学分析方法和视角为主,并局限在对作品的表层分析,相对于同时期的亦舒、林燕妮等,起步较晚,文章数量也较少。香港回归后,对香港文学的研究热潮使得李碧华研究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发掘了其文本背后的政治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大大扩宽学术视野,但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广阔的天地可待挖掘。

四、关于上世纪80、90年代香港文化的相关资料:陈艳的《别样的香港书写——论李碧华小说》(《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把李碧华的小说创作置于香港商业文化与残民及后殖民双重文化背景中去考察。专著方面,刘登翰的《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肯定了李碧华小说的不同于一般的言情小说,在爱情之外有着更丰富的历史的、社会的、美学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