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北宋与日本“准外交关系”的形成
摘要:本文以宋朝一方为中心,从贸易、宗教等方面,对神宗时期的宋日“准外交关系”进行探讨,并简要分析这种关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其间宋日关系的突破,不仅与整体外交形势、贸易税收的需要等有关,还与统治阶层的思想政策密不可分。
宋朝在经济、文化上达到的高度毋庸置疑,但长期以来,宋朝却被认为是军事上失败,外交中软弱。其实,宋朝的外交政策不是自始至终一成不变的,而是保持着攻守的平衡。特别是北宋神宗时期,在王安石变法与国际形势的影响下,宋朝政府实行积极防御、适时进攻的策略,从而扫除了因循守旧的风气。虽然宋朝一方态度积极,但日本采取的保守政策却使“准外交关系”无法上升至正式国交。然而,这种“准外交关系”亦为日后的中日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宋日外交; 准外交关系; 宋神宗
一、文献综述
外交可以泛指为国与国之间交流的活动,而外交关系指在外交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国家关系。古代的外交是相对于内政而言的,但根据交流的程度,也可以将其区分为几类。历史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国家与不同国家间的交流程度,来判断其属于何种外交关系。以宋辽关系为例,“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二国通使殷勤,礼尚往来。一百多年中,双方互使三百八十余次。辽朝发生饥荒时,北宋朝廷派人赈济。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当辽圣宗得知宋真宗驾崩的消息,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宋朝在外交实践中建立了完整的外交礼仪制度和专门的管理机构,特别是宋辽、宋金之间的定期互派使节制度。而宋朝与高丽、日本之间,虽然民间贸易、文化交流较为频繁,但在政府层面,存在长期无政治往来的情况。对比这两类不同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宋辽、宋金关系定义为正式的外交关系,而宋丽、宋日之间则是没有建立外交关系。
西夏阻隔了西北的“丝绸之路”,使得宋朝对外贸易南移,从此东南沿海港口便成为新的贸易中心,成为海上“丝綢之路”的起点。海外贸易也成为了宋廷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宋神宗时期,通过贸易、文化、宗教等诸多途径,宋日之间转变为一种“准外交关系”。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有神宗自身的政治追求、对政局的考量、王安石变法的影响等等。同时这种关系错综复杂,虽短时期内没有打破,但它在中日交流史上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宋日关系的突破,不仅与整体外交形势、贸易税收的需要等有关,还与统治阶层的思想政策密不可分。
对宋代外交关系的研究集中于宋与辽、金、西夏等国关系,涉及宋日间准外交关系的论文、著作相对较少,或是穿插在整体外交史中作简要论述。在研究宋日交流的论文、著作中,又以研究宋日贸易、入宋僧相关内容的居多。在具体分析背景时把日本方面的锁国政策、庄园体制、国内政治形势作为主要原因占绝大多数,另外通过宋日交流研究日本史也是重点之一。通过宋朝方面的内外形势和外交思想分析宋日准外交关系的著作、论文也较少。国内早期有余又荪《宋元中日关系史》[1]研究中日贸易关系。20世纪80年代,主要有陈高华、吴泰合著的《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2]对宋元时期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司和相关法令等等海外贸易概况,进行具体而详实地进行论述,成为20世纪这一专题研究中最全面的著作。该书还通过对宋元时期沿海主要港口的仔细考察,重现了这一时期海外贸易的繁荣场景,并对这一场景进行深层剖析和论证,最后得出了海外贸易对宋元时期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对中华文明传播有深远意义的结论。沈光耀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3]主要以不同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为切入点进行论述;进入21世纪后,还有黄纯燕《宋代海外贸易》[4]等等,侧重于宋代海外贸易政策和运输交易货物。宋元时期的研究资料比较详细,几部重要的明州地方志著作《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延裕四明志》的编撰时间都在宋元时期,在其他的一些正史和野史资料中,宋元时期地方史的史料也远比唐五代时期丰富。童家洲的《宋元时期泉州与亚洲国家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陈杰的《宋元时期东北亚海上交流的考古学观察》和黄晓宏的《浅谈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等论著。这些论著、论文对宋朝的对外贸易实态以及贸易港口等方面有着深刻的研究。吴晓萍《宋代外交制度研究》[5],把地缘外交对象分为三类,研究了外交机构的设置、使节的接待等等礼仪制度问题。
在史料整理编辑方面,对宋日贸易史料整理和编辑也取得很大进展。汪向荣、夏应元编纂的《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汪向荣编著的《中日关系史文献考论》和蔡毅编译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等著作的出现,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宋日贸易方面的研究,使得宋日贸易方面的史料变得更加准确、更加可信,为今后研究宋日贸易的学者提供了有效的良好工具。另外,一些海外学者也十分关注宋日贸易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森克己著有《日宋贸易的研究》(国立书院(1975国书刊行会新订版)1948)、《增补日宋文化交流的诸问题》(刀江书院(1975国书刊行会增订版)1950)等论著。森克己的学说统治了日本近半个世纪。到了八十年,出现了以考古角度来探讨宋日关系的论著。通过博多出土的瓷器,以考古、实证的角度来研究和考证宋日贸易,其出土文物涉及面广,真实可信,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献综述
- “互联网 ”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 论中国传统价值观在海外汉语教材中的呈现文献综述
- 论亚伯拉罕式信仰文献综述
- “二次元”文化与品牌传播结合之道文献综述
- 日本在华养老产业现状分析和借鉴;中国における日系高齢化産業の現状分析と参照文献综述
- 《无声告白》中的交流缺失问题Lack of Communication in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文献综述
- On the Duality of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论《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双重性文献综述
- 国内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Studies on Multimodal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文献综述
- 《加勒比海盗》:场景构建出的不完美Scene Construction of Imperfection: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