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彪西《贝加莫组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诠释文献综述

 2022-08-29 23:34:23

论德彪西《贝加莫组曲》的文献综述

摘要:德彪西是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后期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音乐时期过渡的关键人物。《贝加莫组曲》作为其早期作品之一,已初具音乐家的独特风格。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另一方面已经有了“印象派”音乐风格的闪现。不仅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特征,还有鲜明的印象主义色彩。因此,对于《贝加莫组曲》的研究师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德彪西;《贝加莫组曲》;印象主义

一、文献综述

(一)前言

《贝加莫组曲》作为德彪西早期的经典作品之一,在百余年后的今日,仍然光彩熠熠。以《贝加莫组曲》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从理论层面而言,它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与掌握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尤其是其早期的音乐作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所要营造的氛围以及所要表达的乐思。在早期的创作过程中,德彪西非常注重对传统音乐的创新,在和声、曲式、音色、织体等各个环节都加入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尤其是光与影的运用使得乐曲营造出一种朦胧美的意境,这在其第三首《月光》中表现尤为突出。深入探究《贝加莫组曲》有助于我们掌握德彪西的音乐,为后期演绎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其次,从实践层面而言,它有利于拓宽演奏者思路,提高演奏技巧。通过科学理性地分析此曲,用理论与演奏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克服实际演奏中可能面临的难题。帮助广大音乐爱好者从触键、力度、踏板三方面来探讨如何更好地掌握《贝加莫组曲》,从而使钢琴演奏更具感染力,提升其演奏的效果。因此本文对国内外部分学者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不乏有对德彪西进行研究的学者。通过查阅已搜集的文献资料,分析对德彪西钢琴艺术作品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1、演奏技巧的研究;2、作品的对比研究;3、演绎版本的研究;4、作品创作背景的研究。

(1)演奏技巧的研究:作者郭锦对组曲中的第三首《月光》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从触键技法、力度掌握和踏板控制三个层面作出演奏分析。[1]作者李舒婷从演奏力度与速度的把握、踏板的运用和触键的方式等角度,对《贝加莫组曲》进行演奏技巧的分析。[2]作者吴黎霞在其论文的第二章对《贝加莫组曲》中的四首钢琴小品,从音乐语汇、速度与节奏、踏板运用、演奏分析四个方面做出具体分析,并总结整体演奏特点。[3]

(2)作品的对比研究:作者胡思媛把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的《月光》进行对比分析,使得读者更深入了解古典主义时期和印象主义时期的特点和内在的联系。[4]作者刘韫也对以上两部作品就创作背景风格和演奏技巧的不同作出对比研究。[5]作者崔源对肖邦、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创作特点的比较研究,扩展了读者学习的视野。[6]

(3)演绎版本的研究:作者董琪通过对比分析瓦尔特吉泽金(Walter Gieseking)、弗朗索瓦(Samson Francois)以及阿尔多·契科里尼(Aldo ciccolini)三位钢琴家的演绎版本,从演奏的技法和情感上的处理等方面入手,总结其特点和优势,为钢琴学习者提供指导性借鉴。[7]作者孙静通过选取吉泽金(Walter Gieseking德)、里赫特(Svistoslav Richter俄)及巴维(Jean-Efflam Bavouzet法)这三个人的演奏版本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感悟这首作品在微观和宏观上不同的诠释表现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从而为演奏和教学打开新的思路。[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