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色彩认知的场景式老年人社交app设计文献综述

 2022-08-04 11:08

基于色彩认知的场景式老年人社交app设计

中文摘要:近年来,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早已深入人心,老年人作为庞大的用户群体,却一直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尝试使用手机社交app与亲人朋友保持联系。当下最为流行的社交软件(如微信)以其独特而又便利的功能抓住了主流智能手机用户的使用心理,也吸引了其他特殊人群参与到移动社交当中,而老年人群体就是其中需要从UI设计上进行特殊关怀的一个群体。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超过半数的老年人有使用微信等社交应用的诉求,但因为目前社交应用的UI设计让其觉得“学不会”、“看不清”从而很少使用。通过场景式交互这一富有趣味性、直观性的交互方式,可以为老年人的界面设计体验打开新的通道,使其享受到科技的乐趣;色彩作为影响视觉辨识的重要因素,有效的优化设计有助于解决老年人由于机能退化导致辨识度降低的界面信息混乱问题,从而提高界面可用性。

关键词:老年人,社交app,色彩认知,场景式交互

一、手机社交APP分析

手机社交应用起源于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讯工具,作为移动社交中的重要一环。因其方便快捷且免费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传统的电话、短信等通讯手段。“媒介即人的延伸”,手机社交应用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各种类型的信息创建、评价和分享功能,用细致的社交服务贴合人的社会交往流程,进一步发展起用户关系链,逐步建立起庞大的用户圈。

(一)国内社交app分析

以微信为例,作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上的延伸媒介,微信在基础的聊天、交友和分享功能上,同时支持语音消息和短视频消息。“摇一摇” 扩展了用户人际交往的可能性,“附近的人”使得用户可以快速筛选方圆1000m内的备选好友,“朋友圈” 帮助用户建立层层的关系圈,“微信公众号”提供用户展现自我的平台。时下大热的微博、陌陌、知乎等手机社交应用都拥有类似的工具、关系网络、公共社区和位置服务设计。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尝试使用手机社交app与亲人朋友保持联系,与其说是为了顺应时代潮流而使用微信,其实更是希望加强与儿女的联络,寻求情感上的陪伴感以及“未老”的心理暗示。由国内人口统计数据可知, 我国65岁以上人口到2020年将超过1亿。无论是从现有人群或者是未来潜在人群的角度看,老年人市场是社交应用的一片蓝海。但目前国内热门的手机社交应用大多只有一套UI,无法照顾到老年人在认知信息时的特殊需求。在做到信息无障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计UI界面是各类手机社交应用亟待有所作为的用户拓展手段之一[1]

(二)国外社交app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