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2022-08-05 14:34:11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1. 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对交通的依赖性增加,交通灯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传统的交通控制系统可以满足交通枢纽的需要,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交通灯控制系统存在明显的缺点:交通灯的显示时间相对固定, 改变作为在交叉路口的不同交通流量。 在本设计中,根据基本交通工程理论,结合单片机的当前技术和应用,对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讨论了基于AT89C51微控制器的交通灯控制系统,它可以根据实际交通流量显示不同时间的交通灯,并达到智能交通控制的目的。

  1.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设施供给滞后于高速机动化增长需求,道路堵塞日趋加重,交通事故较为频繁,传统的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的控制一般是采用按固定方式运行的定时控制系统,这种方式虽简单易行,但不能对交通道路进行最有效的实时监管及车流引导,所以基于车流量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意义重大,特别在人口密度集中的中国,它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最直接的作用是改善车辆的堵塞状态,减少车辆的等待时间。增加单位时间内的通行量,从而解决交通拥挤的问题。另外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人员的死亡率;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减少能源消耗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1.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的交通控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交通流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交通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控制开始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1]。在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已开始出现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并将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纳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中,成为先进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2]。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主要采用先进的交通控制方法。当今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最有代表性且有成效的交通控制系统有澳大利亚的SCAT系统、英国的TRANSYT系统和SCOOT系统[3-5]

(1)TRANSYT(Traffic Network Study Tools)系统

自1968年问世以来,经历不断的改进,已经发展成为先进的TRAN-SYT/9型。该系统采用静态模式,以绿信比和相位差为控制参数,优化方法为爬山法。

作为最成功的静态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虽然已经被世界400多个城市所使用,但是由于其计算量较大,很难获得整体最优的配时方案,同时需要大量的路网几何尺寸和交通流数据。

  1. SCOOT(Split、Cyele and Offset Optimization Technique)系统

采用联机实时控制的动态模式,对周期、绿信比和相位差进行控制,采用小步长寻优方法,相对TRANSYT而言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但是SCOOT相位不能自动改变,现场安装调试时相当繁琐等也急需改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