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信用风险的统计特征及其估值问题文献综述

 2022-11-25 03:11

引言:

如今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更是信用经济。现在的公司竞争压力日益激烈,信用也就越来越成为公司的核心资源,并决定着公司的发展。公司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其信用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因此,了解信用分险的基本特征,利用合理的定量分析模型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非常重要。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者昂贷款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者银行必将因为未能的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

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经济运行周期;在处于经济扩张期时,信用风险降低,因为较强的赢利能力使总体违约率降低。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信用风险增加,因为赢利情况总体恶化,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二是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事件发生于经济周期无关,并且与公司经营有重要影响。

信用风险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不对称性;预期收益和预期损失不对称,当某一主体承受一定的信用风险时,该主体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损失是不对称的。二是累积性;信用分险的积累性是指信用风险具有不断积累、恶性循环、连锁反应、超过一定临界点会突然爆发引起金融危机的特点。三是非系统性;与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观察数据少且不易获取,因此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四是内源性;信用风险不是完全有客观因数驱动的,而是带有主观性特点,并且无法用客观数据和事实证实。

信用风险的特点是:一是风险的潜在性;很多逃费银行债务的公司,明知道还不起也要借。二是风险的长期性;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尤其是在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这一过程将是长久的阵痛。切实培养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契约规则,建立有效的信用体系,需要几代人付出努力。三是风险的破坏性;思想道德败坏了,事态就会越变越糟。不良资产形成以后,如果公司本着合作的态度,双方的损失将会减少到最低限度;但许多公司在此情况下,往往会选择不闻不问、能躲则躲的方式,使银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能弥补所受的损失。四是控制的艰巨性。当前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理措施,都具滞后性,这与银行不良资产的界定有关,同时还与银行信贷风险预测机制、转移机制、控制机制没有完全统一有关。不良资产出现后再采取种种补救措施,结果往往于事无补。

二、企业信用风险

企业信用分险是指信用交易的一方不能正常履行或者不能全部履行而给另一方带来的风险。是一种损失的可能性。风险发生与否、发生时间、发生原因、潜在损失多少是不确定的。

企业信用风险包括:买方信用风险;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信用销售合同违约二给授信企业带来风险。卖方信用风险;授信方拒绝提供所承诺的货物或者服务给受信方打来的风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