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因子选股模型预测的组合投资方案文献综述

 2022-08-09 03:08

基于多因子选股模型预测组合投资方案

摘要:关于多因子选股和量化投资,我国早期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多因子选股和其他量化投资策略在我国市场的适用性方向上,后来渐渐不少学者对量化投资的研究更加细致,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影响我国股票市场收益的因子选择和模型构建方面,并将其和动量策略、行业轮动等等策略相结合。

关键词:CAPM模型; APT;因子打分法;多因子模型

一、文献综述

国外对量化投资的研究开展得较早,比较公认的起源性质的文章是1952年由Markowitz[1]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的均值-方差理论。这篇文章被认为是量化投资发展的起源。马克维茨第一次在文章中将投资组合的方差和收益均值进行对照分析,提出要在相同风险下获得最大收益,在相同收益下暴露最小风险的有效边界理论,将数量化的思维第一次用在了金融投资领域。

1966年,Sharpe[2]发表文章,提出了著名的CAPM模型,这个模型堪称是近代量化投资领域的支柱和圣经,一举为多因子量化选股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文章从三个角度出发,在资本市场平衡的假设下,利用投资者的偏好,投资机会概率、纯利率揭示资本资产价格中单项资产的期望收益与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的联系,同时也考虑到当资产被加入投资组合。资产风险中因为同组合收益相关而产生的那部分风险无法被分散掉。该模型是均值方差模型的简化,同样描述了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其所表述的是在承担了市场风险情况下所得到的风险补偿,模型表示为:

其中为投资组合的收益,为无风险收益率,为市场的期望收益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