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个企业的资本由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两部分组成,而债务资本是资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中为提高企业的绩效也起主要作用。合理的资本结构对于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价值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关注资本结构的问题,如何借鉴国外资本结构理论,调节和优化资本结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提升经营业绩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关注的焦点。
自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MM理论以来,国内外财务学者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从未停止。MM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公司融资决策中,投资者与公司经营者各自的行为和目标及其相互作用,这同时也是筹资决策中最本质的关系。在极其严格的假设条件下,MM理论认为,在不考虑公司所得税的影响,企业经营风险完全相同且只有资本结构不同时,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市场价值无关。修正的MM理论考虑了公司所得税的影响,因为负债的利息是免税支出,又可以降低综合资本成本,从而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
权衡理论认为负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双向的。负债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减税利益,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预期成本。税盾利益与企业价值成正相关,而预期成本与企业价值成负相关。如果信贷供给减少,信贷市场上可用于贷款的资金趋于紧张,银行将会提高贷款利率来抑制需求。此时利率的提高将会增加边际预期成本,而边际税盾利益并不会因为利率的提高而增大。为了使企业价值在利率改变后的新情况仍能到达最大值,重新选择的资本结构将发生变化,资产负债率将降低。曾海舰(2010)在分析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受信贷政策影响时也提出了相同的理论观点。
信号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外部人员与内部人员的研究来了解有关企业真实价值或投资机会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影响。该理论认为,经营者提前掌握了公司未来风险和收益状况的不对外公布的信息,而投资者一般是不能得到该信息的[7]。那么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是一个将内部信息传递给市场的积极信号。这个信号表明了管理者对企业未来收益的期望值,传递了管理者对这个公司的信心。由于破产概率越高企业价值越低,破产概率越低负债水平也越低,因此很多外部投资者将企业的高负债率视为企业未来收益走高的预兆。
然而正如Harris and Raviv(1991)研究所述,现实生活中企业融资决策不可避免会受到破产成本、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随着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信息经济学和产权理论的提出以及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西方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负债融资对企业相关主体的行为和利益均会产生影响,进而通过影响公司治理影响企业价值。具体表现为:第一,负债融资可以减少管理者的自利行为。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状况下,管理者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负债融资比例的增加能够相对提高经营者持股比例,特别是当公司能够获得足够的债务融资时,经营者可以通过减少股东的股权投资或回购股份来增加其持股比例,负债融资有助于强化对经营者的激励,从而减轻管理者的自利行为,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价值。第二,负债融资可以约束管理者自由支配的现金流。负债融资存在定期还本付息的压力,当企业的内部资金超出净现值为正值的项目需求时,负债融资会约束管理者可以支配的自由现金流,抑制过度投资,降低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第三,负债融资对管理者存在监督作用。由于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企业破产会严重损害管理者职业生涯的声誉,而负债水平和企业破产正相关,因而增加负债融资能监督管理者努力工作,降低代理成本,进而提高企业价值。国内大部分学者通过研究证明负债融资对企业价值有着正面的治理效应。
(二)研究主要成果
纵观国内外财务学者对资本结构与经营业绩关系的研究,许多学者都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出资本结构与经营业绩之间呈正相关或者负相关关系。根据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提出了“倒u型”理论,认为企业存在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区间,即经营业绩与资本结构并不是呈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而是呈“倒U型”分布的关系。李义超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企业存在最优负债区间。根据“倒U型”理论,资本结构与经营业绩之间呈现出“倒U型”分布关系,并且综合国内外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企业负债率在0.5~0.6之间可能是上市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区间。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