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27 02:07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股权结构是一个二维的概念,其包含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成分。对于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这两点展开的。而对于银行业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始于国外。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晚,大约始于20世纪末,其后在2005年前后随着我国金融体系市场化的不断加深和政府开始大力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我国学者开始陆续对国内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利弊进行深入、大量的研究论述。由于各国之间法律制度、文化环境、公司结构、政策方法等都不尽相同,加上选取的研究样本及其数据和时间节点的不同,各研究结论也会呈现许多差别。李艳虹(2008)认为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设置是一种“因地制宜”,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优模式[1]。但总体上来说,国内外关于银行股权集中度和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主要有线性正相关、线性负相关和非线性倒U型关系三种。而股权属性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论证主要集中在前5大股东、国家股和法人股,其结论主要是强调商业银行国有股的减持和增加其股权流动性。

1.2.1股权集中度和经营绩效线性正相关

国外关于此项研究要追溯到Berle和Means(1932)合著的《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一书。他们最早提出两权分离的观点,认为公司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会致使公司的管理者和所有者利益相冲突。当公司股东股权非常分散时,各股权无法形成有力地监督和压制,从而使得股东权益被经营者侵占。在书中他们首次认为公司股权分散程度与其经营绩效呈现负相关的关系[2]。其后Jensen和Meckling(1976)继承并发扬了Berle和Means的观点,发表《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科学、系统地阐述了委托代理理论,对现代公司股权结构理论具有重大影响。在论文中他们将公司股东分为内部股东和外部股东,经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就会损害股东的利益,认为内部人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正相关[3]。Leland和Pyle(1977)也有相同结论。他们认为公司内部人员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内部人员比外部人员掌握着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公司的内部人员的持股比例是对外界投资者的重要信号。当内部人员持股比例高时,说明公司发展前景较好,预期公司的价值将上升,外部投资者愿意支付更高的股票购买价格;反之投资者只肯支付较低的股票购买价格。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4]。Holderness和Sheehan(1988)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和美国股票交易所(AMEX)中拥有绝对控股地位的股东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公司的股权越分散,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程度和有效激励越低,对公司价值可能有不利的影响[5]。Pedersen和Thomsen(1999)研究考察了欧洲的435家大型公司,得出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6]

国内较早的、有影响的股权结构和绩效研究是张红军(2000)以1998年的385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认为: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7]。而李维安、曹延求(2004)以山西、河南两省的城市银行为样本,实证研究得出集中型股权结构对银行绩效有明显积极的影响,但持股比例很大的国有股并未对银行绩效产生影响[8]。于忠涛、周明栋、冯国民(2009)通过实证研究也得出,银行绩效的提高与相对较高的股权集中度有关[9]。李有桐(2012)以我国23家城市商业银行2008-2010年的47个年报数据为研究基础,认为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业绩有正的影响[10]。陈鲁晓(2014)以我国16家A股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09-2013年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并认为适当地进行股权集中可以使大股东之间监督、牵制机制更加有效,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11]

1.2.2 股权集中度和经营绩效线性负相关

Hamadi M(2010)选取比利时多家上市企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会对公司业绩水平造成一定的阻碍。同时他也指出在所有的样本企业中,其经营业绩水平受到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影响较小[12]。另一个地区性研究是BMM Aymen(2014)以突尼斯银行协会的19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对象,选取了2000-2010年间,共计11年的报表数据,计算分析总资产回报率随股权集中度的变化,得出了股权集中度的连续提高会促使总资产回报率水平的不断降低的结论[13]。K Wang和S Greg(2015)则利用最新的元分析技术,对18个新兴国家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若不考虑抽样误差,则上市公司在改善经营绩效水平的过程中,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其负作用更加明显,因此说明两者之间是负相关关系[14]

祝继高、饶品贵、鲍明明(2012)则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角度分析得出第一大股东的控股能力越强,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越高,贷款集中度越高,经营绩效也就越差[15]。邱君媛、金学平(2015)整合国内16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2年的股权信息,研究发现前5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总和的增加对经营绩效的改善有显著的压制效果,即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与其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总量之间的关系为负向相关[16]。周月书、韩乔(2016)侧重于江苏省51家农村商业银行2009-2014年间的数据分析,得出农村行业银行股权集中度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符合“掏空假说”,即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经营绩效有负的影响,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度越强,越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内部权力制衡,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表现得越好[17]

1.2.3 股权集中度和经营绩效非线性相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