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线路公交最优线路设计文献综述

 2022-10-30 10:10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在可变线路公交领域,国外发达国家由于公共交通起步很早,相应地,对于包括可变线路公交在内的弹性公交系统的理论研究也相对充分。自上世纪80年代Daganzo[1]算起,相关研究己经持续了近30年,初步形成了一套可变线路式公交的运营调度技术和实践经验。。而国内关于弹性公交出行服务的研究较晚,相关研究很少,多集中于新的客运理念的引进。

1984年,Daganzo[1] 首先提出可变线路式公交的概念,并通过研究证实了需求响应式公交在低出行需求密度区域相比常规公交出行可以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带有控制性站点的需求响应式公交在特定情形下可以提供更高效的运输服务。这种需求响应式公交和后来的可变线路式公交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

2001年,Crainic等人[2]提出MAST系统(Mobility Allowance Shuttle Transit,即机动式辅助客运系统),并指出这种公交模式融合了需求响应式公交的机动性和常规公交系统的低成本操作性,在乘客需求集聚的区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实质上,MAST系统基本等同于可变线路式公交系统。

2004年,Koffman[3]在美国交通委员会TRB发布的研究报告TCRP53中提出通过调查发现弹性公交服务主要有6种类型:可变线路公交服务、可变站点公交服务、需求响应接驳公交服务、站点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区段灵活公交服务、区域灵活公交服务。并进行研究证明在客流密度较低的新兴居民区、办公区以及近郊区域等,灵活公交接驳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模式,可以有效地完成与干线公交的换乘服务。

2009年,云亮等人[4]分析了机动式辅助客运系统产生的原因及过程,阐述了其运行方式,并对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现状、成果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2010年,沈昱[5]等人在分析传统公交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以响应需求公交系统作为重要补充的功能定位和服务市场,进而分析了响应需求公交系统的运行流程与构成要素,并结合国外经验提出了系统实施的若干要点。

2011年,李蟠[6]立足于DRT的基本理论,通过其在法国的具体实践案例,探索了DRT模式下公交巴士服务研究构建思路,提出了相关交通服务实现流程和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就其在国内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2012年,林叶倩等[7]研究了可变线路型公交系统的调度问题,以系统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优化调度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可变线路型公交在客流密度较低时的运行结果要优于常规公交,并且客流密度越低,优势越明显。

2013年,肖景文等[8]以广东省云浮市部分地区为例,探讨了DRTS在当地区域的发展。其研究结果表明: 该运营模式可降低乘客出行成本,且较传统公交模式而言节约运营成本,为寻找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