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XRα探讨六味地黄方梓醇对Caco-2细胞摄取胆固醇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02-25 08:02

胆固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一种与炎症及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的慢性病,因AS诱发的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致死率极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浆中不同形式的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胆固醇在血浆脂质中约占。。。胆固醇在血管内的代谢生理及AS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胆固醇对AS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脂蛋白、载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主要由血脂代谢变化异常引起的慢性血管炎症。AS斑块的增大与破裂是心肌梗死和脑中风发生的元凶[1],其标志性病灶现象主要是泡沫细胞。近年来,我国AS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且不断年轻化的趋势,诱发其病理现象的因素多样和复杂。其中胆固醇的代谢障碍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关系密切。与此同时负责在血液中运送胆固醇到血管炎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的含量水平已经成为判断AS的重要指标[2],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胆固醇的代谢变化对心血管的稳态及AS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1 流行病学

自他汀类降脂药物问世以来,临床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降低LDLC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水平上。越来越多研究结果显示,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升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及AS的独立危险因素3。血液中血液中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过高,会血液粘稠,在血管壁上沉积,渐渐形成小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近余年研究表明,血液中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与CVD危险性增加密切相关,胆固醇不是直接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而是代表CVD风险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在人体内的胆固醇大部分是以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 FC)的形式存在的,细胞可以将游离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酯(cholesteryl ester, CE),而CE大规模在胞内积聚可致使脂滴形成和细胞泡沫化,进而导致AS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减少胆固醇的摄取、增加胆固醇在外周组织的水解以及加速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极为重要[4]

最近一项旨在验证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对预防和治疗CVD效果的大规模临床试验REDUCE-IT(NCT01492361)已经完成。这项研究是由美国Amarin公司赞助并公布的随机、双盲Ⅲ期临床试验,招募到了11个国家的8179名45岁以上正在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脂并具有心血管风险升高因素的受试者,试验组对象每天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基础上,还会服用大剂量(4g/d)的Vascepa,即纯化的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主要具有帮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从而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增进血液循环,提高组织供氧而消除疲劳。该实验同时对对照组对象只使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经过观察与分析,统计显示试验组的病人5年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相比对照组降低了25%,并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5]。这也验证了控制胆固醇含量对CVD的重要作用,血液中高浓度胆固醇可视为AS的条件性危险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