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长江沿岸造林绿化工程总体规划文献综述

 2022-08-10 02:08

国内外防护林研究文献综述

摘 要: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强调长江经济带建设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通过对扬州市长江沿岸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存在问题进行调研,立足生态文明大背景,掌握国内外道路绿化规划设计理念、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编制扬州市长江沿岸造林绿化工程总体规划。一个完整的防护林体系可以做到做到使当地自然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防护林,防护林体系,树种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2]。沿江防护林能够维护沿江地区稳定发展,是沿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然而,由于自然环境恶化,灾害频频发生,旱涝和台风等也对沿江地区的经济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这是由沿江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以及地理位置所决定的[1]

严峻的生态形势已经危及到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和广大流域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严重阻碍和制约了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扬州市由于身处长江下游独特的地理位置,岸线又长,因此在发展的同时,必须承担起更好保护自然的责任。所以需要对扬州市长江沿岸绿化造林做好整体规划。

  1. 国内外研究情况

1.1 防护林树种选择技术

防护林树种选择是国内外都很重视的问题,是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的最基本工作。美国对多种水土保持种植材料进行专项经营,并供生产上应用。在我国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中都将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放在重要位置。

适地适树原则是国内外多年树种选择研究得出的结论。美国1935年-1942年 通过对常用树种进行筛选比较,选出了大平原防护林常用树种,如美国黄松、铅笔柏、落基杨等;原苏联研究人员在草原造林时,考虑乔灌木树种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并根据乔灌木树种根系、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分类选择。

安徽长江防护林严格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并结合以下6点:(1)结合水土资源现状,采取工程性措施,提高保护利用效率;(2)严格执行造林技术规范,保证新栽林木成活率稳定在90%以上;(3)开展林木品种适应性试验,尝试混交造林和林灌复合绿化;(4)加强中幼林日常抚育管理,严厉打击损林毁林行为;(5)注重全过程监督考评,鼓励先进并推广经验;(6)紧抓林木更新管理,确保复绿到位。将安徽长江沿岸防护林推向成功[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