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P25光催化降解水中双酚A的相关机理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2 02:08

{title}{title}

二氧化钛P25光催化降解水中双酚A的相关机理研究

文献综述

双酚A的介绍

1.1双酚A的性质

双酚A (bisphenol A,BPA),学名2,2-二(羟基苯基)丙烷,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其理化性质如表1.1所示。从表可知,双酚A常温下是白色结晶鳞片,通常易溶于乙醇、丙酮、乙醚、苯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是一种疏水性很强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双酚A结构还有两个芳香环和烷基侧链及两个轻基,因此,双酚A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带负电。双酚A是生产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多种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于生产增塑剂,阻燃剂,抗氧化

剂,热稳定剂,橡胶防老剂,农药,涂料,燃料等精细化工产品,社会需求量巨大,据统计,2012年我国双酚A的消费量大约为50万吨,全球每年双酚A产量为300万吨[1]。

表1.1 双酚A的物理化学性质[1]

分子式

C15H16O2

外观和形状

白色晶体,片状或颗粒状

pKa

9.6/10.2

分子量(g/moL)

228.29

溶解度(水,20~25℃,mg/L)

120~300

熔点(℃)

150~155℃

沸点(℃)

250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

3.4

蒸气压

5.3times;10-6

lambda;/nm

2

比重(25℃)

1.195

分子内最大间距(nm)

0.92

图1.1 双酚A分子结构图[2]

1.2 双酚A的污染现状

双酚A作为一种比较普通的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环氧树脂、聚碳酸酷树脂和聚苯乙烯树脂的制造。有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终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BPA,如婴儿奶瓶、饮用水储水桶等[3]。添加双酚A的塑料具有轻巧、耐用和防冲击性等特点,尤其是可以防止酸性食品侵蚀金属容器内部,所以广泛应用在食品包装材料等方面[4]。据统计,欧洲每年消耗约69万t BPA,且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危害水生生物,乃至人类的人体健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BPA的生产和使用都加大了力度,目前我国许多水体中已检测出浓度不等的BPA。其浓度范围在0.33-16200ng·L-1[5]。因此,其安全性问题成为了公众的关注的焦点,但其应用存在争议。双酚A制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双酚A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各种水体。双酚A可在江河水、湖泊水、生活污水和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水中大量检出,甚至在部分饮用水中都能检测出来,其浓度分布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1]。研究表明,双酚A存在雌激素特性,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近几年在不同地域不同水体中以及空气中都发现了双酚A。当前双酚A污染问题几乎遍布全球,很多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双酚A污染问题。日本近年来的监测资料表明,其本土的河流及土壤中都存在双酚A。韩国的一些工业区及欧洲的北海也都检测出了这种化工污染物。在我国,双酚A的使用因为没有严格的限制而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其应用到奶瓶、奶嘴的制作中,经检测奶瓶中的奶会受到双酚A的污染。双酚A污染问题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日益凸显。因而寻求经济高效的去除双酚A的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6]。

1.3 双酚A的危害

双酚A虽属低毒性化学物,但动物试验发现双酚A有模拟雌激素的效果,即使很低的剂量也能使动物产生雌性早熟、精子数下降、前列腺增生等作用。此外,有资料显示双酚A具有一定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可明显增加动物卵巢癌、前列腺癌、白血病等癌症的发生[7]。双酚A进入生物体后能与雌二醇(E2)竞争地与雌激素受体(ER)、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和人雌激素受体beta;结合,还可以与雄激素受体(AR)、糖皮质激素受体(细胞核受体GR)和甲状腺激素受体(TR)相结合,产生雌激素的效应。这些作用机制可对生物体的各个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致癌致畸、也可能是肥胖和糖尿病和儿童性早熟产生的诱因[1]。为此,大多数国家已经禁止生产聚碳酸酯婴幼儿奶瓶和其他含双酚A的塑料奶瓶,这说明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的双酚A的防治工作已经成为环境领域的新热点,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以水体中的双酚A为降解的目标污染物,为去除双酚A提供可能的参考解决途径。

2.国内外现有的处理技术对双酚A的去除情况

双酚A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很多学者就其环境存在、毒理学性质特别是去除方法做了大量研究。目前,环境中双酚A的去除方法主要有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2.1生物方法

生物法主要是指利用从自然界筛选得到的或人工改造得到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法对双酚A进行生物降解的方法[8]。常见的微生物包括活性污泥、恶臭假单胞菌、微小小环藻等。它的原理是用微生物利用自身新陈代谢作用消耗水中有机污染物(营养物质),把有机物先经过生物转化降解成结构简单的代谢产物,再矿化成无机物、H2O和CO2(有氧)或 (缺氧)[1]。微生物法是污水处理中应用最久、最广、费用较低、效果比较好的一种方法[9]。日本学者Kang等于2002年分离出了两株假单胞菌属BPA高效降解菌,降解率高达90%[8]。但是生物法的缺点也很多,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筛选育种比较麻烦,且要多种菌种协同作用,降解周期长,降解不完全,处理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处理时间也比较长。而且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毒性大,浓度低(常以micro;g/L或ng/L计)、疏水性强,在用微生物法处理这类污染物时,微生物对有毒物质敏感,容易导致降解组织失活,甚至可能导致微生物死亡。例如常用的微生物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在去除双酚A(BPA)时去除率为70%-90%,而其代谢产物(2,2-二(4-羟苯基)-1-丙醇和2,3-二(4-羟苯基)-1,2-丙二醇)无法再降解,并且在厌氧条件下则几乎不降解,表现出较长的持久性[1]。

2.2物理方法

物理法去除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主要包括吸附法和膜分离法。

吸附法主要是通过利用多孔吸附剂巨大的表面积,利用范德华力或化学键作用将被吸附物质富集固定在吸附剂表面以达到去除目的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剂主要有颗粒活性炭、粉末活性炭、碳纳米管、介孔碳、石墨烯等碳质材料,高分子聚合物、疏水性沸石分子筛、有机无机杂化介孔硅等材料。其中由于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化学稳定性好,耐酸耐碱,且吸附能力强,是当今水处理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吸附剂,对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利用活性炭去除双酚A,对双酚A的吸附量可达337mg/g,吸附容量高,吸附速度快[1]。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且研究较多。但它也有缺点,其主要缺点在于处理成本比较大,重复利用较难,且该方法只是把有机污染物从水相转移至固相(固体吸附剂)中,不能彻底去除有机物,吸附剂吸附吸附质一段时间后开始解吸而重新进入水体,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吸附剂的再回收利用也是一个问题[1]。该方法一般可与其它方法联合,作为深度处理方法。

膜分离法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机理是以选择性筛分作用为主,膜法的处理效果与有机物的浓度,疏水能力,分子大小,形状,离子电荷,膜的种类等因素有关。因为膜分离技术的去除效果主要通过目标物的大小、电荷斥力和对目标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实现的。依据膜孔孔径大小可分为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四种,可去除90%左右的有机污染物。Goacute;mez等人研究了用微滤膜、超滤膜和反渗透膜去除水中的双酚A,结果表明反渗透膜对双酚A截留能力最好,截留了85%,而微滤膜和超滤膜的截留能力只为50%-60%,截留能力主要与膜材料与双酚A的吸附能力相关[1]。膜分离技术因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及再生容易、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喻为21世纪水处理的核心技术[10]。然而利用膜分离法去除水体中小分子量的有机污染物时效果较差,且利用膜分离去除有机污染物时,膜化易堵塞,需要再生,能耗大,且污染物只是被富集而未被降解等缺点限制了膜分离法的应用[1]。

2.3化学方法

化学法主要是指通过使用化学试剂、催化剂,并通过发生化学反应使BPA氧化降解的方法,主要包括氯氧化法Fenton氧化处理法, H2O2氧化法、二氧化锰氧化法、TiO2光催化氧化法等[8]。

氯氧化法等传统化学方法处理有机污染物不仅会因为加入大量的化学试剂而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还会因为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不彻底,反而有可能产生环境激素效应和毒性更大的污染物。Hu等对饮用水中的双酚A氯化途径和氯化产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处理过程产生的氯化衍生物的雌激素活性是双酚A的24倍[1]。

光催化氧化技术对水中多种微量有机物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其氧化效果与速率要比单独使用化学氧化剂或光辐射好得多,至今已发现有3000多种难降解有机化合物可以在紫外线照射下通过二氧化钛迅速降解。但光催化氧化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催化剂长期使用后的中毒、再生回收,需要外加紫外光源,对有机污染物取得较好的去除效果需要较长时间以及对饮用水的安全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且该工艺所需设备复杂,处理费用高,限制了它的大规模应用[10]。

3.光催化的原理

光催化材料是指在光的照射条件下,通过把吸收的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一类物质的总称。导体吸收能量,电子受到激发,从禁带到导带,产生空穴-电子对,从而氧化还原能力会增强,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就更容易发生。把在光照条件下使有机化合物降解的过程叫做光催化过程[11]。光催化氧化技术由于具有氧化彻底、最终产物为小分子物质如CO2和H2O、无二次污染、脱色速度快等特点,非常适合污水的深度处理,实现城镇污水的再生回用。在多种半导体光催化剂中,因为纳米TiO2拥有光催化活性高、价格相对较低和稳定性强等明显优势,从而获得国内外的普遍关注[12]。利用光催化降解环境中的污染物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迄今已报道利用光催化技术降解了3000多种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包括有机染料、酚类、卤代烃、多环芳烃和农药等。常用的光催化剂包括半导体金属氧化物(TiO2、ZnO和Cu2O等)和金属硫化物(CdS等)、钙钛矿(CaTiO3)、多金属氧酸盐(POMs)、银基光催化材料(Ag/AgCl、Ag3PO4)、铋基光催化材料(Bi2O3, BiVO4, Bi2WO6, Bi2MoO6)和卤氧化铋光催化剂( BiOCl、BiOBr和BiOI)等几种类型。经过近40年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其它光催化剂,TiO2光催化剂因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抗光腐蚀、高催化活性、安全、无毒、价廉易得和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光催化,是最具有开发前途的绿色环保催化剂之一[1]。TiO2的化学稳定性好、无毒、催化活性高且价廉易得,在能源和环境方面有着良好的口碑。TiO2晶相主要包括锐钛矿、金红石、板钛矿和TiO2B[13]。Hoffmann等在1995年提出了TiO2半导体光催化的机理,为光催化反应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14]。

许多工作者在TiO2光催化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深入研究了TiO2光催化氧化有机物的机理。TiO2光催化过程分为以下3步:(1)电荷载体的生成和重新组合;(2)污染物被TiO2表面吸附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自由基与有机物反应[15]。TiO2具有光催化活性的的本质是:当吸收了能量大于或等于其禁带宽度的光子时,TiO2价带上电子就会被激发跃迁到导带,价带生成空穴(h )[16]。并在电场作用下,分离并迁移到粒子表面,光生空穴因具有极强的得电子能力,而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将其表面吸附的OH-和H2O分子氧化成·OH自由基,而·OH几乎无选择地将有机物氧化,并最终降解为CO2和H2O[17]。

图3.1 TiO2光催化降解反应机理示意图[18]

TiO2与水接触时表面就会吸附OH-, H2O等分子,这些物质就会与催化剂的光生空穴发生以下反应:

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其氧化还原电位为2.8eV,具有较强氧化性,可与有机物发生自由基反应。光生电子与体系中的氧反应生成过氧化物离子自由基。过氧化物离子自由基还可进一步转化为HO2 ,H2O2等氧化物种。最终这些氧化性物种将有机物彻底矿化为二氧化碳等无机物[16]。TiO2具有无毒、稳定、光催化活性高、可循环利用等优点,其在TiO2表面的光催化降解已被广泛研究。

  1. TiO2作为光催化剂的进展及应用

在众多可作为光催化剂的材料中,TiO2具有无毒、稳定、光催化活性高、可循环利用[19]、氧化能力强、可将有机污染物完全矿化成H2O和无机离子、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水污染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20]。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科学家Fujishima和Honda首次在杂志Nature上发表的采用TiO2电极与Pt电极组成的光电化学体系将H2O光解产生H2和O2的论文,开辟了光催化的新时代。随后,John H. Carey等发现悬浊液中浓度约50micro;g·L-1的联苯氯化物在TiO2的催化作用下经紫外光照半小时即可被降解至完全脱氯,在对中间产物进行检测时没有发现联苯,这一项研究工作很快被认为对光催化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随后光催化技术开始被应用到环境治理领域。1977年,S.N.Frank等用氖灯为光源,以TiO2做光催化剂降解了水中氰化物,此项工作在光催化领域具有开拓性的成就,随后,有关光催化技术的研究逐步推广到去除金属离子、有机物和无机物等污染物。三十多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科学界在光催化领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大量实验研究证实,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被光催化氧化完全降解,多种重金属离子也可被光催化还原去除或回收[21]。前人的实验结果表明,光催化反应对实验设备的要求不高,且多数光催化剂可以实现常温下对污染物质的深度矿化,加之光催化反应不产生二次污染物的优点,使得光催化技术在环境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光催化技术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也有了极大的发展。通过控制纳米材料的形貌,对材料进行掺杂改性等,使得光催化技术实现在实际生产生活应用的目标成为可能。二氧化钛半导体材料做为研究最为广泛的光催化材料之一,其光催化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水体污染物,也被应用在处理其他环境问题上[22]。TiO2光催化技术在抗菌自洁材料、耐沾污建筑外墙涂料、水净化、沥青路面、难降解污染物、杀灭微生物以及新能源领域中均有一定的应用[23]。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不仅能利用太阳光直接分解水制氢,实现太阳能转化为易于存储、洁净的化学能,还可以降解空气和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改善环境,达到资源利用生态化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24]。

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光催化剂,由于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高效、无毒,而且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目前最引人注目的环境净化材料,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如利用TiO2的光催化性质处理含染料和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及含石油污染物的水体,降解水中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含纳米TiO2的光催化净化涂料对大气中的NOX、汽车尾气中的含硫气体以及其它污染物如卤代烃、醛类、多环芳烃等都有着良好的吸收和降解效果。此外,纳米TiO2在杀菌、除臭、自清洁等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25]。

  1. TiO2作为光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TiO2基光催化作为一种AOPs,以其高的化学稳定性、低的成本、低的毒性和较强的氧化能力得到广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26],但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一方面,二氧化钛的禁带宽度为3.0-3.2ev,激发其光电特性和催化活性的入射光最大波长为387nm(即主要在紫外光区),但是在太阳光中仅占4%左右的光的波长小于387nm的光能激发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因此二氧化钛对太阳光或者说可见光的利用率极低;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表面晶格缺陷或者电子俘获剂,光致电子和光致空穴就会以非常快的速率在材料内部或表面复合,减少了光催化反应的位点,大大降低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降低了光催化效率[11],此外,TiO2在液相反应中容易流失、较难分离[27]。常见的改良手段有掺杂、染料敏化、贵金属沉积、复合半导体等方法以制得纳米复合材料[28]{丛野, 2007 #61;张恺宇, 2017 #26}。

光催化反应降解水中有机物的过程中,其催化氧化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催化剂纳米TiO2投加量、光催化反应时间、原液初始pH值、溶液初始浓度、温度、曝气速率等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2]。

为了发展作为催化剂的TiO2,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1)提高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通过贵金属、非金属、光敏物质对二氧化钛进行改性或者与其他催化剂进行复合,增强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活性,提高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在位时间内的反应效率。

(2)选择合适的载体,研究催化剂固定技术。选择合适的载体和固定化方法,解决光催化剂的分离回收问题;研究载体与光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负载过程中各个影响因素对光催化过程的影响,解决负载化所带来的传质受限的问题等。

(3)设计高效实用的反应器。进一步研究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机制和降解动力学,寻找最佳反应条件,确定高效的反应器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高效实用的反应器。

(4)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率。自然光中可被光催化反应所利用的辐射光波长范围有限,通过对催化剂表面改性,利用敏化材料将二氧化钛敏化,从而加大激发光源的可利用波长范围,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实现以太阳光代替紫外光,以降低处理成本。

(5)与其他水处理技术复合,获取最佳的处理效果。二氧化钛与其他高级水处理技术复合成为处理饮用水中污染物的一个热点,如氧化剂、电化学、超声等技术与光催化氧化的工艺组合更能促进它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于那些有毒、生物难以降解的污染物等[10]。

6.P25的介绍

6.1简介

德固赛P25是一种典型的商品级TiO2,比表面积较小(约50m2·g-1)[29]。纳米二氧化钛P25具有较佳的光催化性能及紫外吸收性能,且无毒,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污水处理、自洁玻璃纳米环保涂料、功能纺织品、塑料、陶瓷及薄膜太阳能电池方面,在环境净化、污染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0]。它的氢氧基团使其具有亲水性,并且该产品没有任何色素特征。基本颗粒的平均粒径大约为21nm,颗粒的大小和4g/cm3的密度使其具有50m2/g的特殊表面。德固赛P25属于混晶型,锐钛矿和金红石的重量比大约为80/20,由于两种结构混杂增大了TiO2晶格内的缺陷密度,增大了载流子的浓度,使电子、空穴数量增加,使其具有更强的捕获在TiO2表面的溶液组份(水、氧气、有机物)的能力。P25纳米级二氧化钛,有优异的紫外线吸收、光催化杀菌、分解有机污染物等性能,可用于纳米涂料,空气净化器、自清洁玻璃、陶瓷等。纳米二氧化钛在抗菌防霉、水处理、排气净化、脱臭、防污、耐候、抗老化、汽车面漆、它在信息、材料、能源、环境、卫生与医疗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6.2特性

对入射可见光基本无散射作用,具有很强的屏蔽紫外线能力和优异的透明性,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涂料、油漆等产品中;用于塑料、橡胶和功能纤维产品,它能提高产品的抗老化能力、抗粉化能力、耐候性和产品的强度,同时保持产品的颜色光泽,延长产品的使用期;用于油墨、涂料、纺织,能很好的提高其粘附力、抗老化、耐擦洗性能;用于造纸工业中,能提高易打印性和不渗透性;由于粒径小,活性大,既能反射、散射紫外线,又能吸收紫外线,从而对紫外线有更强的阻隔能力,广泛应用与防晒化妆品;光稳定性好、无毒无害,光电转化率高,是光电太阳能转换电最普遍使用的材料。德固赛P25是采用AEROSIL工艺生产的一种高度分散的气相法纳米级二氧化钛。

6.3生产方式

制造方法:德固赛P25是通过四氯化钛氢火焰燃烧得到,反应方式如下:

6.4物理化学数据

表5.1 P25的物理化学性质

性质

单位

典型值

比表面积(BET法)

m2/g

50plusmn;15

平均粒径

nm

21

压实密度*(近似值)据DIN EN ISO 787/11,Aug.1983

g/l

约130

含水量*105℃下2小时

Wt.%

le;1.5

灼烧损失将105℃下干燥2小时后的物料,在1000℃下灼烧2小时

Wt.%

le;2.0

pH值在4%分散体中

3.4-4.5

TiO2含量基于灼烧后的物料

Wt.%

ge;99.5

SiO2含量基于灼烧后的物料

Wt.%

le;0.200

Fe2O3含量基于灼烧后的物料

Wt.%

le;0.010

Fe2O3含量基于灼烧后的物料

Wt.%

le;0.300

Mocker,45mu;m的筛余物据DIN ISO 787/XⅧ,Apr.1984

Wt.%

le;0.05

6.5作用机理

德固赛P25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原子数、表面能和表面张力随着粒径的下降急剧增加,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导致纳米微粒的热、磁、光、敏感特性和表面稳定性等不同于常规粒子。由于TiO2电子结构所具有的特点,使其受光时生成化学活泼性很强的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和氢氧自由基,攻击有机物,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当遇到细菌时,直接攻击细菌的细胞,致使细菌细胞内的有机物降解,以此杀灭细菌,并使之分解。纳米二氧化钛不仅能影响细菌繁殖力,而且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达到彻底降解细菌,防止内毒素引起的二次污染,纳米二氧化钛属于非溶出型材料,在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杀灭菌的同时,自身不分解、不溶出,光催化作用持久,并具有持久的杀菌、降解污染物效果。

6.6应用技巧

德固赛P25中加入有机染料敏化剂或过渡金属元素,可以增大利用光波长范围。德固赛P25附着在活性炭上,其催化性能将大大提高。德固赛P25中加入亲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其催化性能也可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罗利军, 具有吸附/光催化协同功能的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去除双酚A的研究. 2015, 昆明理工大学.

2. 张彦丽, et al., 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的研究进展. 食品与机械, 2011(01): p. 155-157 174.

3. 林少华, 孙芹菊, and 李田, 二氧化钛固定膜光催化氧化降解双酚A特性研究.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9(03): p. 202-205.

4. 蒋小良, et al., 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2(03): p. 55-59.

5. 汪浩, et al., 我国淡水水体中双酚A(BPA)的生态风险评价. 环境科学, 2013(06): p. 2319-2328.

6. 张晓媛, et al., 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水中双酚A的降解. 环境化学, 2015(06): p. 1177-1184.

7. 胡文兰, 刘建毅, and 张倩, 双酚A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02): p. 530-533.

8. 叶长英, 微球型TiO2的超声制备、表征及光催化降解内分泌干扰素双酚A的研究. 2011, 重庆理工大学.

9. 罗利军, et al., 二氧化钛选择性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化学通报, 2013(04): p. 332-337.

10. 潘力军 and 金银龙, 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饮用水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2(03): p. 284-287.

11. 邓燕, 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17, 重庆师范大学.

12. 唐婧, 纳米TiO2光催化-超滤组合工艺去除水中有机物特性研究. 201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3. 陈平, 非金属改性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典型PPCPs的机制研究. 2017, 广东工业大学.

14. 孙启梅, TiO2类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2013, 天津大学.

15. 银洲 and 张建强, 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水处理技术, 2013(01): p. 24-28.

16. 鲍月姣, TiO2的改性合成及P25光催化降解二嗪磷机理研究. 2016, 华中农业大学.

17. 王莉平, et al., 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苯酚废水溶液. 应用化工, 2011(01): p. 13-15 22.

18. 陈琳, et al., 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及其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13(01): p. 86-96.

19. Zhou, X.T., H.B. Ji, and X.J. Huang,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over Metalloporphyrins Supported on TiO2 Degussa P25. Molecules, 2012. 17(2): p. 1149-1158.

20. 王小华, TiO2/S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2012, 武汉科技大学.

21. 余铁萍, TiO2/磁性海泡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同步去除水中Cr(Ⅵ)和2,4-二氯酚特性研究. 2013, 湘潭大学.

22. 戴蓉蓉, 二氧化钛纳米带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17, 江苏大学.

23. 王洋, 刘博, and 段武彪,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研究进展. 化学教育, 2014(08): p. 1-5.

24. 陈昱, et al., 新型二氧化钛基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材料工程, 2016(03): p. 103-113.

25. 丛野, et al., 氮掺杂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2007(02): p. 147-155.

26. Zhang, W., et al.,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rate of 2,4-dichlorophenol by P25 in Na2CO3/NaHCO3 buffer solution. Integrated Ferroelectrics, 2017. 181(1): p. 132-140.

27. 阿山, et al., 环境领域的二氧化钛基光催化剂负载和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 2017(11): p. 4043-4050.

28. 张恺宇, et al., 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p. 25-28 32.

29. 陈琪, et al., MIL-101/P25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无机化学学报, 2014(05): p. 993-1000.

30. 张宪 and 张坤, PMoA/CS/P25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 应用化工, 2014(05): p. 791-794.

资料编号:[79720]

二氧化钛P25光催化降解水中双酚A的相关机理研究

文献综述

双酚A的介绍

1.1双酚A的性质

双酚A (bisphenol A,BPA),学名2,2-二(羟基苯基)丙烷,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其理化性质如表1.1所示。从表可知,双酚A常温下是白色结晶鳞片,通常易溶于乙醇、丙酮、乙醚、苯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是一种疏水性很强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双酚A结构还有两个芳香环和烷基侧链及两个轻基,因此,双酚A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带负电。双酚A是生产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多种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于生产增塑剂,阻燃剂,抗氧化

剂,热稳定剂,橡胶防老剂,农药,涂料,燃料等精细化工产品,社会需求量巨大,据统计,2012年我国双酚A的消费量大约为50万吨,全球每年双酚A产量为300万吨[1]。

表1.1 双酚A的物理化学性质[1]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