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路线衔接与换乘方式分析及评价文献综述

 2022-10-08 11:10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城市公共交通路线衔接与换乘方式分析及评价综述

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分支众多,交通网络复杂。除拥有专用线路的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外,大多数常规公交仍然与机动车共用地面路网。公交的路线衔接随着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不断调整,需要定期通过合理的评价模型对现有公交线网的路线衔接进行评估,由于研究时间有限、部分数据采集困难,本次毕业设计主要着眼于分析和评价公交内部线路衔接与换乘方式和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衔接换乘方式。本文从国内外研究方法、评价模型两个方面来阐述。

1 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衔接与换乘方式研究现状

覃煜、晏克非对轨道交通客流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轨道交通沿线客流可以分为均等型、两端萎缩型、中间突增型和逐渐缩小型四种空间分布类型;车站客流的时间分布可分为单向峰型、双向峰型、全峰型、突峰型和无峰型五种类型。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衔接布局模式归纳为放射——集中型、途经——分散型和综合布局型,并以运能匹配度、平均换乘时间、人均换乘设施面积作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衔接的评价标准[1]

董雪提出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衔接的三种方式,以常规公交线路单位费用的覆盖率效率最大为目标构建路网评价模型,并基于点、线、面三个层次构建了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协调衔接的指标体系[2]

过秀成、严亚丹认为目前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以轨道和快速公交作为骨干,以常规公交承载骨干交通无法覆盖的部分客流,以支线公交作为干线客流的辅助,共同构成完整的公共交通系统[3]。在衔接换乘中,支线公交宜与快速公交的起终点衔接,支线线路尽量能与快线车站交汇,提高公交线网密度。支线公交与常规公交的衔接可以实现中小街道与大街道的人流往来,扩大公交服务区域。书中描述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衔接的各项指标、衔接路线调整措施以及轨道交通客流吸引半径公式和线路布设模型。介绍了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换乘衔接模式、常规公交之间的换乘衔接基本形式。

蒲丹丹以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的运营组织衔接模式为研究重点对快速公交与其他交通方式间运营组织衔接模式进行研究,以重合度为评价指标对现有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并以单位乘客的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路线评价模型[4]

2 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衔接与换乘评价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